■輿情引導與處置
政務輿情回應時間
176條負面信息中,政務輿情91條,占比51.7%。91個敏感政務輿情中,12件未及時做出回應,回應率為86.81%。
僅有7.6%的輿情事件是在48小時之后回復的;56.96%的輿情事件在24小時內回復;48小時內回復的占比69.62%;5小時內回復的輿情事件占比12.66%;有22.78%的輿情事件,涉事主體是在首發新聞中回復的
輿情回應優秀案例
○溫縣警方承認刑訊逼供獲贊
點評:破除公眾固有觀念
2017年3月13日,@平安溫縣發布通報稱,抓獲的電信詐騙團伙在審查過程中有人死亡,經偵查分析是刑訊致死,目前已經移送有關司法機關立案偵查。
一條百十個字的通報,獲得了數十萬瀏覽量,數千人點贊。焦作公安沒有杜撰出摔死、病死、嗆死等花樣死法,更沒刪帖封殺。
在網民還沒看到,輿論還沒喧囂的時候,就主動認錯,依法辦事。此案例可視作政務公開在中國政務新媒體領域,乃至中國政務公開歷史上的一次極具積極影響意義的里程碑事件,彰顯出政府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傳播自信的巨大進步。
○河南“最嚴禁炮令”4天3改
點評:一次官民良性互動的勝利
2017年1月13日,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要求,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全時段禁售、禁燃煙花爆竹。14日,禁燃煙花爆竹范圍擴大到鄉鎮和農村。16日下午,暫停實施全省范圍內全面禁燃煙花爆竹的政策。
一項政令“4天3改”,一番折騰給政府公信力“減分”,引來網民斥責相關部門“拍腦袋決策”。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禁炮令”的曲折過程恰恰反映了政府與民意的良性互動,傾聽民意,順應民意。從這個意義上說,此輿情案例是可以寫入教科書的經典案例,其積極意義遠遠大于負面影響,理應受到“點贊”。
輿情回應不當案例
○新鄉輝縣女子萬春芳為父追兇20年
點評:回應不能遮遮掩掩
2017年3月24日,萬春芳的文章獲得10萬+引發關注之時,輝縣警方能夠及時發現并回應值得點贊。不足的是,警方的回應出處不明,權威平臺包括官網、官微都未呈現,把搜狐公眾平臺的個人賬號作為警方的傳聲筒,缺乏權威性,傳播范圍小,以至于被淹沒。導致半個月后,媒體介入引發輿情。
警方回應中“窮盡一切措施,力爭早日破案”的措辭,態度的堅決讓人贊賞,但回避了“8年不立案”的焦點,同時,回應也無“追責”的表態,讓網民不滿。這樣,當地公安陷入兩難境地,無論兇手抓到與否,都會引發新的輿情。
○“腳臭鹽”河南三鹽企中槍
點評:初期漠視,后期不可收拾
關于“腳臭鹽”的新聞最早出現在3月的《平頂山晚報》,但當時企業以“安全無害”為由未能及時解釋出現涉事食鹽出現“異味”的原因,事后未重視解決。以至于4月中旬開始,“腳臭鹽”逐步發展為全國性輿情事件,一發不可收拾。在初期可控范圍內,未能妥善果斷處理,給事件埋下了禍端。
■熱點輿情反轉事件
母親因兒子彩禮自殺?辟謠:因嫌兒子對象矮
11月下旬,一則母親因給不起兒子彩禮而輕生的視頻在網絡熱傳。據稱,輕生者的兒子前不久剛剛訂婚,女方彩禮要求一輛車,男方這邊付不起因而釀成悲劇。
【真相】11月22日下午,事發地商丘市寧陵縣發布通報稱,網傳為彩禮輕生說法不實,死者林某某是因對兒子相中的對象不滿意而跳河自殺。
洛陽“洛浦路發生燃氣爆炸”是謠言
9月22日上午,洛陽市民反映聽到巨響,朋友圈也炸了鍋,稱“洛浦路發生燃氣爆炸”。
【真相】9月22日,@平安洛陽 官方微信辟謠稱,對于市民反映的聽到巨響的情況,截至目前,我市公安機關未接到發生爆炸案(事)件的報警及人員傷亡報告。
■政務新媒體的主要力量
2017年河南省政務微博影響力排行前20名中,有9個賬號屬于公安系統,說明公安機關在政務微博應用方面具有優勢。
◎典型案例:
@平安洛陽 快速響應
9月22日上午11時左右,洛陽市群眾普遍反映聽到一聲巨響,并向@平安洛陽 咨詢相關情況。@平安洛陽 迅速反應,立刻向110指揮中心和各縣、市公安局核實。
12時26分,@平安洛陽 通過微博發布《關于市民反映的聽到巨響的情況通報》,及時公布核查結果,回應公眾期待,安撫民眾情緒,快速穩定了洛陽輿論場。
影響力排名前20的河南政務微信中,“平安長垣”“河南省教育廳”“鄭州車管所”三個公眾號穩定發揮,在每月月度榜單中保持排名前5。
“平安長垣”預估活躍粉絲量476785,“河南省教育廳”預估活躍粉絲量153401,“鄭州車管所”預估活躍粉絲量211551。
從發布內容來看,“平安長垣”和“鄭州車管所”以發布原創文章為主,且能夠與網民良好互動,回復評論。
■總結
2017年國家密集發布網絡相關管理規定:
◎5月2日,分別公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
◎8月25日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9月7日公布《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在談及網絡空間方面,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多次講道:“要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