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世界5G大會5G與數字經濟新動能高峰論壇在京舉辦。本論壇的主題是“5G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多個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5G為數字經濟和全球產業發展所帶來的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出席論壇并作主旨報告,以下是他的重要觀點:
全球人口幾乎都生活在移動通信的世界里,中國和全球的信息普及率到去年年底都超過了百分之百,而且中國的水平還超過了全球的平均水平。中國的獨立移動用戶普及率為82%,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當然,跟歐洲、美國比還有差距。
移動互聯網用戶占互聯網用戶的比例是99%。GSMA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互聯網的普及率是51%,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是47%,而中國移動互聯網普及率是59.6%,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
到2018年底,我國固網家庭寬帶普及率已達到了86%,到今年9月,更多用戶接入寬帶,而且100M以上的比例很高,達到80%以上。到2018年,全球移動平均下載速率只有17M,而中國平均速率跟全球平均速率相當,今年第三季度提升得更快。
提速降費后,無論是移動資費還是固網資費都是原來的10%,也就是說下降了九成。目前絕對資費已遠低于發達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資費水平與發達國家接近。
大概到2025年,5G用戶要占到我國全網移動用戶的28%,占全球總用戶數的三分之一,中國成為最大的5G市場。
去年年底,全國的移動通信基站數有648萬個,其中4G基站超過一半,為372萬個,中國的移動通信基站數約占全球的一半,而4G的基站數超過了全球的一半。到了5G時代,未來宏基站數量可能會跟4G差不多,而微基站可能是宏基站的2—3倍,甚至更多,也就意味著差不多有4G四倍數量的5G基站需要建設,今年5G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50個城市,明年預計會覆蓋所有的地級市。
5G不單是在推動經濟發展,而且還能促進就業。根據2018年中國移動生態對就業崗位的貢獻,三大運營商加起來約120萬人,當然還有基礎設施的供應商、設備供應商等相關領域的崗位數量,加起來共約80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