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我市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聚焦政治生態、企業環境、政務服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各地各單位以“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為抓手,切實提高行政審批速度、展現為企服務溫度、校準執法監管尺度,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提供堅實支撐。
高新區:政企攜手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光纜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汕頭高新區奧星光通信設備公司已發展成為集棒、纖、纜為一體的大型光纖光纜綜合制造企業,穩居中國光纖光纜制造行業前十,也是國際、國家通信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該公司具備年產光纖500萬芯公里、光纜35萬皮長公里及光纜1200萬芯公里的生產能力,近年在信息化建設、生產自動化及智能化領域取得顯著進步,產品覆蓋國內31個省市,且持續穩定占據廣東光纜市場最大份額。中國國際海纜汕頭登陸站陸上延伸段(國家一級干線國際通信線路)、西藏林芝—昌都段國家一級干線(世界上海拔最高、環境最惡劣的電信干線工程)、港珠澳大橋國際線路光纜工程等重大項目,均采用了奧星公司的光纜產品,彰顯企業技術實力。
“去年我們再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入選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獲得了汕頭綠色工廠認定。”汕頭高新區奧星光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爽介紹,今年公司產品同時入圍三大電信運營商集采,部分產品遠銷非洲、東南亞,“預計全年銷售量和營業收入將實現20%的增長,創歷史新高。”
從1992年成立、1998年落戶高新區,到如今成為行業領先的光通信企業,奧星公司的穩健發展,離不開汕頭高新區管委會始終如一的支持與指導。管委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為公司搭建起成長的“快車道”,近年來更積極指導企業順利拿下多項重量級資質榮譽,為其拓展市場、提升行業地位奠定基礎。
林爽表示,管委會通過常態化開展“政企直通車”“企業家交流午餐會”等暖企活動,為企業提供了與政府高效溝通的直通渠道,在企業項目申報、資質認證等關鍵環節,也不遺余力地給予指導與協助。“管委會不斷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扎根高新區的企業能夠輕裝前行,聚焦研發創新、加速技術攻關,持續為高新區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粵東首個國家級高新區、粵東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汕頭高新區還持續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加強園區重點項目建設,主動靠前、全程跟蹤,擦亮政務服務“高新品牌”,凝聚優化營商環境“向心力”,為更多優質企業提供成長養分,政企攜手助力高新區建設創新驅動示范區、新質生產力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潮陽區:環境升級 便民服務暖人心
潮陽區緊抓“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有利契機,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關鍵抓手,全力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設與配套升級,如今中心新址已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貼心高效的服務,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便捷、順暢、優質的辦事新體驗。
“新址3層辦事大廳共設置88個窗口,配套智能引導系統、超級柜臺、自助填表系統等設備,還率先在全市打造首個區域性便民惠企公共服務平臺——‘潮政通’。”潮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姚丹儀介紹,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辦事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此次行政服務中心改造,不僅實現了硬件升級,更推動了服務整合與流程優化。項目將原本分散的6個政務服務分廳整合歸一,全區37個部門的1682個政務事項全部進駐,涵蓋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稅務辦理、社保醫保、不動產登記、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真正實現“一站式”集中辦理。流程優化方面,中心積極推行“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服務模式,企業和群眾只需在綜合服務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同時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依托“粵省事”等線上平臺,開通網上預約、網上申報、在線查詢、結果郵寄等功能,讓政務服務真正暖到群眾心坎上。
“現在很方便,過來馬上會有工作人員接待,流程也很清晰,不用跑來跑去、重復提供材料。”前來辦事的余女士說,自己當天9點半到達中心,9點40分就辦完了業務,“環境各方面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