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馬鞍山市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圍繞“協同、創新、資本、政策”四個維度精準賦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截至7月末,全市人民幣貸款余額3946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37.21億元,同比增長19.91%。
協同賦能,凝聚融資合力。建立線上+線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線上共享企業信用信息,銀行機構通過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接收并全流程處理企業融資需求1.76萬筆,放款692億元,以“數據跑路”代替“企業跑腿”。線下組建以地方政府、金融監管、商業銀行為主體的工作專班,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全面梳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融資需求,形成“申報清單”,覆蓋24.4萬戶經營主體;對照合規持續經營、固定經營場所、真實融資需求、信用狀況良好、貸款用途依法合規等5項標準對“申報清單”進行審核,將其中1.88萬戶企業納入“推薦清單”,清單內授信率97%、放款404.64億元。
創新賦能,破解融資瓶頸。推動“科信貸”擴面增效,引導金融機構為科創企業提供最高1000萬元信貸支持,服務企業145戶、放款8億元。設立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專屬金融產品“數轉貸”,通過專項財政補貼資金,引導銀行、擔保機構共同解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資金缺口。全面推行“創新積分貸”,以“創新積分”兌換“貸款資金”,完成1000余家企業創新積分數據更新,累計授信金額220萬元。推廣“數e貸”,累計組織50戶企業開展數據資產入表,推動金融機構開展數據資產授信貸款,授信金額達3930萬元。
資本賦能,拓寬融資視野。深化省市縣三級聯動,通過基金招引龍頭及供應鏈企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參與省人工智能母基金等省級基金16只,累計出資20.84億元;組建市級高質量發展基金、江東詩航創投基金、9個縣區特色產業基金及其他主導產業基金,構建“2+9+X”產業基金體系,目前5只特色產業基金已獲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強化與基石資本等專業投研機構對接合作,成功吸引中聯重科等數10家重點企業在馬鞍山落戶。聯動國擔基金與省擔保集團,以增信分險為核心功能,靶向支持制造業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推動產業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
政策賦能,降低融資成本。研究出臺數字賦能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設立首期規模6500萬元的金融發展風險補償資金,實施知識產權融資貸款貼息、制造業單項冠軍省級培育庫企業貸款貼息、企業短期出口信用險保費補貼等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7月末,全市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達31.91億元,辦理再貼現25.38億元。持續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滿足科創企業在初創期和成長期的融資需求。截至7月末,全市672戶簽約企業,累計獲得授信285.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