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是貫徹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關于推動完善權力配置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要求的有力舉措,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財會監督決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湖南監管局按照財政部統一部署,堅持以“三強化”促“三提升”,扎實開展2024年度中央在湘預算單位內部控制報告核查分析工作,著力推動內控建設從“形式合規”向“實質有效”轉變,全面提升屬地中央單位財務治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水平,形成“以查促建、以建促治”的良性循環。
一、強化組織統籌,提升核查工作系統性
湖南監管局堅持系統謀劃、統一部署,著力提升核查工作的整體性與協同性,規范化、系統化推進核查工作,顯著提升了工作的組織力與執行力。
一是加強統籌謀劃。印發通知開展屬地中央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核查工作,明確核查目標、范圍、流程和時限,構建“統一組織、分級實施、閉環管理”的工作機制。同步制定內部控制自查情況表,設置4大類44項具體指標,指導單位開展標準化自查。
二是明確責任分工。成立由局領導牽頭、多部門協同的專項核查工作組,明確職責分工,壓實監管責任。組織核查人員專題學習《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等政策文件,統一核查口徑和判定標準,提升專業能力。
三是拓展核查廣度與深度。審核451家屬地預算單位內控報告及佐證材料,審核覆蓋率74.4%;對34家一級預算單位實現100%全覆蓋。采取“非現場審核+現場核查”相結合方式,對6家重點單位開展實地核查,向相關單位下發《部門預算管理問題清單》,確保核查不留死角、問題精準定位。
二、強化方式創新,提升核查工作精準性
湖南監管局積極探索創新核查方法,注重在日常監管中關注各單位內控建設和內控執行的情況,從預算監管所發現問題溯源單位內控建設方面的問題,著力提升核查的精準度與穿透力。
一是構建“線上+線下”聯動核查機制。依托財政部統一報表平臺和中央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整合預算執行監控、決算審核、專項檢查、實有資金動態監管等多維度數據資源,開展跨系統、跨年度的數據比對與趨勢分析,識別異常指標和潛在風險點。
二是實施“清單化+標準化”問題篩查。制定《內控問題核查清單》和《內部控制自查統計表》,涵蓋報告材料不規范、業務數據填報不準確、內控制度不完善、制度執行不到位等4個維度44個具體問題,實現“一把尺子量到底”,避免核查主觀性、隨意性。
三是加強現場穿透核查。選取了6家中央駐湘預算單位開展現場核查,通過查閱制度文件、調取財務憑證、訪談關鍵崗位人員等方式,重點驗證“三重一大”決策、政府采購、資產處置等重要環節的內控執行情況,發現銀行賬戶、車輛等管理不規范問題。
三、強化成果運用,提升內控治理長效性
堅持“查改結合、以查促建”,湖南監管局注重將核查成果轉化為制度成果和治理效能,實現了從“查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再到“預防問題”的治理閉環,顯著提升了內控建設的可持續性和治理效能。
一是督促問題整改。針對核查發現的問題,督促預算單位及時整改,做到立行立改、舉一反三。同時,對重點問題在中央在湘預算單位中進行通報,及時提醒其他預算單位,防止類似問題再度發生,促進預算單位內部控制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推動制度完善。督促預算單位以問題整改為契機,系統梳理現有制度漏洞,及時修訂完善內部控制手冊、財務管理辦法、資產管理制度等內部規章,扎緊織密制度籬笆。推動單位明確內部審計、紀檢監察、財務部門的監督職責邊界,建立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內部財會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制度執行力。
三是挖掘應用價值。鼓勵預算單位開展內控報告專題分析,挖掘數據背后的發展趨勢和隱藏價值;總結經驗做法,挖掘內部控制在完善單位管理制度、績效管理、監督問責、干部選拔等方面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