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現場工作會議要求,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出臺了《四川市場監管部門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經營主體關切,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四川特色的創新舉措,旨在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企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市場活力,F將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在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市場準入服務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新的改革舉措?
市場準入和退出是經營主體感受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在準入上,《若干措施》提出,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持續提升企業開辦、變更、注銷、數據填報以及開辦餐飲店等“一件事”服務。持續創新“三朵云”服務場景,實施川渝跨省“云遷移”一件事,在“云地圖”中推出更多城市名片,拓展標識有“川渝合作”字樣的企業“云注冊”登記模式,顯著提升區域協同登記效率。提升行政審批規范化便利化服務水平,加強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建立審評分類專家庫動態管理機制。在退出上,探索企業強制清算退出機制,暢通企業退出渠道,破解“僵尸企業”退出難題,優化市場資源配置。
二、在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務實舉措?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針對在落實公平競爭政策、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經營主體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若干措施》提出,切實增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聚焦招標投標、政府采購、政府獎補、政企合作、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專項整治,持續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大力整治涉企違規收費行為,聚焦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行政審批中介機構、網絡平臺、行業協會商會、交通物流和口岸等領域,組織開展全省整治涉企亂收費專項行動,持續加大涉企收費檢查執法力度。強力規制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重點查處濫用自然壟斷優勢排除、限制競爭等行為,開展“內卷式”競爭整治,嚴厲打擊醫藥、殯葬等重點領域商業賄賂行為,深化商業秘密保護,為創新型企業營造更安全的發展環境。用力糾治平臺經營突出問題,推動優化平臺規則,深入開展直播電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虛假宣傳、違法廣告、刷單炒信等行為,依法規范屬地直播電商平臺企業和直播電商經營者、主播、直播營銷服務機構經營行為。
三、在增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能力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新任務新目標?
質量基礎設施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技術支撐。《若干措施》針對服務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升級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圍繞“15+N”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開展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行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支持高水平標準制定和運用,重點引導企業在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領域,參與高新技術標準制定。提高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供給水平,圍繞鋰電、氫能、鋁基新材料、發電設備等重點產業領域,支持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建設,開展質量認證服務強企強鏈強縣和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幫助企業解決關鍵計量問題,建設優勢產業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組織“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推廣“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指導幫扶解決中小企業生產一線計量技術問題。
四、在提升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水平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部署?
知識產權是驅動創新發展的關鍵力量。在這方面,《若干措施》明確,開展知識產權重點領域行政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推進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建立健全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體系。增強專利轉化運用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建設一批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構建重點產業專利池,加快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深化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暢通知識產權融資渠道。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效能,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四川業務受理窗口市州工作站”建設,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絡,推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開展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
五、在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新突破?
在這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強事前合規指導服務,深化事中包容審慎監管,建立行政處罰案后回訪制度,推動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的執法模式。全面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做好常見違法行為積分制裁量規則擴容增項。健全裁量規則適用監督機制,通過專項檢查、案件評查等方式強化執法監督,重點糾正裁量基準選擇性使用、裁量結果偏離基準閾值等不當執法行為。全面規范涉企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和觸發式檢查,明確檢查主體、事項清單、計劃管理、檢查方式、質效評估等,確保行政檢查于法有據、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精準高效。推行分級分類檢查,梳理形成“重點事項清單”和“無事不擾清單”,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完善監管手段,強化技術手段賦能非現場檢查,減少現場檢查頻次,減少對企業的不必要打擾。
六、在構建信用監管賦能企業發展長效機制方面,《若干措施》有哪些考慮?
在這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行信用修復“掌上辦”、異地辦,高效辦理信用修復“一件事”,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復服務,推動構建“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機制。完善年報系統功能,實現連鎖經營企業由總部機構對其分支機構進行統一年報,減少重復報送。拓展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在專業領域監管的應用場景,探索在食品生產經營、餐飲服務、氣瓶充裝、檢驗檢測等專業領域建立“通用+專業”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運用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科學配置監管資源。探索完善市場監管領域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等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機制,實現失信名單互享互認互用。
七、在加快智慧監管手段革新與推廣應用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哪些代表性的新舉措?
智慧監管是數據驅動下監管結構、過程和手段的全面升級。在這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擴展“經營主體碼”綜合應用領域,構建“一碼通查”服務體系,推動企業“一碼亮證”、公眾“一碼查詢”、監管“一碼核驗”,推動市場監管從分散核查向智能關聯轉變,全面提升政務服務和監管執法的協同效能。實施“人工智能+監管”賦能工程,在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推行遠程監控、物聯感知等技術,動態發布線上核查清單。開發智能輔助系統,提供法規解讀、文書生成等功能,使用AI識別實現違法違規行為智能篩查,建立“智能發現-人工復核-處置”閉環機制。構建高效協同數據開放共享體系,建立統一數據資源目錄和共享清單,推動跨部門數據互通。
八、在深入開展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哪些措施?
在這方面,《若干措施》明確,構建個體工商戶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制定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動態管理規范,實現“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優中選優、動態管理。將“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納入“個轉企”動態培育庫,擇優篩選經營規模較大、成長性較強、具備發展潛力的優質個體工商戶作為轉企重點培育對象。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加強政策宣講解讀,落實重點培育措施,推動稅費優惠、金融支持等優惠政策精準直達、應享盡享。
下一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將狠抓《若干措施》的落實落地,持續推出更多增強經營主體獲得感的務實舉措,為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