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權重 |
評 分 細 則 |
信息發布指數(25) |
主動信息公開 |
15 |
動態要聞。是否建設政務動態類欄目,以及是否根據新聞重要程度結合下屬部門進行分類展現,發布本級政務要聞、通知公告、工作動態等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信息,主要包括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決策信息等,并考察新聞動態類欄目的信息更新情況。準確轉載上級網站發布的重要信息。 |
| 機構職能信息。主要考核機關職能、機構設置、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負責人姓名等欄目建設及信息發布情況。 | |||
| 負責人信息。本部門負責人信息發布,包括姓名、照片、簡歷、主管或分管工作等,以及重要活動或講話文稿。 | |||
| 行政許可、執法信息、行政處罰等公開,主要考核欄目建設及信息發布及時性等。 | |||
| 涉及司法局相關業務的欄目建設及信息發布情況。包括重要決策、重大部署、立法工作、復議工作、備案工作、法治調研、法治督察、隊伍建設、監獄管理、社區矯正、戒毒管理、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公共法律服務、律師工作、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等。 | |||
| 專題建設公開。2024年中圍繞部門業務的重大事件及活動的專題建設及信息公開情況,要求主題明確,內容及表現形式豐富,報道更新及時。 | |||
| 其他主動公開信息。人事任免、財政信息、公務員招考的職位、名額、報考條件等事項以及錄用結果、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規定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等的欄目建設情況以及公開是否及時、準確。 | |||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包括本單位及下屬單位)、指南、2023年信息公開年報、2023年政府網站年度報表。主要考察欄目建設情況以及公開是否及時、規范、準確,信息公開目錄要與網站文件資料庫、有關欄目內容關聯融合,可通過目錄檢索到具體信息,方便公眾查找。 | |||
回應與發布 |
4 |
網站是否開通新聞發布會專欄。及時對重大政策進行互聯網上的面對面信息發布和公開、對政務輿情做到及時有效回應,對涉及特別重大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會是否在24小時內召開,并發布準確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處置結果等。 | |
| 輿情引導回應。對涉及本部門的重大突發事件,要在宣傳部門指導下,按程序及時發布由相關回應主體提供的回應信息,公布客觀事實,并根據事件發展和工作進展發布動態信息,表明政府態度。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要邀請相關業務部門作出權威、正面的回應,闡明政策,解疑釋惑。對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網絡謠言,要及時發布相關部門辟謠信息;貞畔⒁鲃酉蚋黝悅鹘y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推送,擴大傳播范圍,增強互動效果。 | |||
專題專欄 |
3 |
是否圍繞本部門自身業務重點工作和社會熱點工作建立專題專欄,要求主題明確,內容及表現形式豐富,信息更新及時。 | |
依申請公開 |
3 |
提供依申請公開渠道,包括表格下載或在線填寫,在線申報,在線查詢的功能。 | |
| 依申請公開指南提供情況(受理程序、回復時限、收費標準、注意事項及在線申請操作方法等)。 | |||
| 依申請公開渠道的有效性,在20個工作日內有效反饋并公開結果,提供在線查詢服務,并對申請結果、辦件統計進行公示。 | |||
政策發布與解讀指數(10) |
政策匯聚和發布 |
3 |
建立統一政策文件庫,是否建立分級分類、集中統一、共建共享的政策文件庫,是否建立健全動態更新工作機制。 |
政策解讀推薦 |
5 |
是否開設相應的政策解讀欄目,且解讀更新及時。 | |
| 政策解讀質量,是否通過新聞發布會、圖表圖解、音視頻或動漫等形式進行解讀,通過發布各種形式的解讀、評論、專訪,詳細介紹政策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和解決的問題等。 | |||
| 政策解讀比例,考核網站已發布的本單位印發的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被解讀的文件比例。 | |||
| 解讀關聯,考核網站是否做好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的相互關聯,在政策文件頁面提供解讀材料頁面入口,在解讀材料頁面關聯政策文件有關內容。 | |||
政策問答庫 |
1 |
重點考察政策問答庫建設情況,是否圍繞各類高頻政策咨詢事項,以視頻、圖解、文字等形式予以解答,形成政策問答庫并不斷豐富完善。 | |
智能化政策問答平臺 |
1 |
建設智能化政策問答平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答戶籍、出入境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 | |
辦事服務指數(20) |
服務覆蓋度 |
6 |
是否全面提供圍繞司法業務職能所規定的用戶群體所需要的在線服務信息,是否建設網上辦事大廳,覆蓋個人服務、企業服務,包括司法鑒定、律師管理、司法考試、公證服務、法律援助等事項;是否與中國法律服務網、中國普法網實現有效連接,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人口。 |
服務一體化 |
10 |
針對辦事事項提供完整規范的辦事指南(包括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地點、辦理機構、收費標準、辦理時間、聯系電話、辦理流程);明確需提交材料的名稱、依據、格式、份數、簽名簽章等要求,并提供規范的申請表格、填寫說明和示范文本,確保內容準確,并與線下保持一致。 | |
| 展示每一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理程度,能全程在線辦理的要集中突出展現。綜合提供在線預約、在線申報、在線咨詢、在線查詢以及電子監察、公眾評價等功能,實現網站統一受理、統一記錄、統一反饋,并公開辦事統計數據。 | |||
| 涉及到的政策文件依據準確關聯至本網站政策文件庫,熱門事項建設常用問題庫。 | |||
服務人性化 |
4 |
1.辦事服務對象化;2.服務導航是否清晰;3.是否有熱門事項排名專欄;4.針對重要事項進行資源整合,提供專題或集成服務;5.提供滿意度評價功能。 | |
互動交流指數(15) |
互動交流平臺化 |
6 |
互動交流平臺建設情況。是否開通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是否實現統一注冊登錄和信息提交功能,是否具備實時互動的智能問答功能。 |
| 平臺是否提供留言評論、在線訪談、征集調查、咨詢投訴和即時通訊等功能,重點考察互動交流渠道種類、界面友好、操作說明、可用性和功能便捷情況。 | |||
互動渠道使用情況 |
6 |
重點考察2024年度用戶通過網站參與提問、咨詢等活動的答復數量,重點考察法律咨詢、征集意見等互動信息公開情況。 | |
咨詢回復質量 |
3 |
重點考察咨詢渠道的回復及時性和內容有效性,考察是否存在長期不回應、答復不能滿足網民要求的現象。 | |
智能化指數(10) |
智能客服 |
4 |
是否建設智能智慧的智能客服(問答)機器人,具備熱點問題展示、智能推薦、智能引導、復雜意圖理解、聚合輸出、錯別字識別、拼音識別、敏感詞識別等功能,考核理解智慧度和問答準確度。 |
智能搜索 |
2 |
智能搜索,具備關鍵詞、模糊搜索、拼音搜索、錯別字搜索功能,聚合相關信息和服務功能,針對熱點知識推出集成化搜索展示(包括政策格式化、數據可視化、人物機構名片化),并推出智能關聯搜索知識點,實現“搜索即服務”,能夠在搜索結果第一頁找到搜索內容。 | |
智能推薦 |
2 |
智能推薦,通過訪問行為、閱讀歷史、智能定位、內容特征信息等,提供個性化的推薦,以及智能推送和訂閱等服務。 | |
其它智能化創新案例 |
2 |
鼓勵網站開拓服務創新思維、創新服務模式,結合新技術和新應用,提高服務用戶的能力和用戶體驗度,主要考察群眾關注的政法類服務創新模式等。 | |
網絡影響指數(10) |
互聯網傳播力 |
2 |
是否與公共搜索合作提升網站影響力和權威性,包括官網認證、結果精準度等,降低假冒網站被搜索概率。 |
2 |
各大搜索引擎對政府網站信息的收錄條目數。 | ||
1 |
網站訪問以及在各搜索引擎中排名情況。 | ||
2 |
網站品牌塑造,重點對政府網站的形象、logo、品牌等多維度的塑造。 | ||
用戶群體影響力 |
2 |
網站是否開設多種語言版本以及國際用戶群體訪問網站量情況。 | |
1 |
網站用戶訪問量以及用戶單次瀏覽網站時長情況。 | ||
網站管理指數(10) |
移動化服務 |
1 |
主要考核是否開通微博、微信、頭條號、短視頻等新媒體,并與政府網站實現信息和服務聯動,可便捷獲取新媒體服務,成為回應社會關切和提供政務服務的必要渠道,多渠道傳播政府網站的聲音。以及用戶通過新媒體參與互動的情況。 |
1 |
網站是否建設APP客戶端,是否與網站實現信息和服務聯動,提高移動化服務水平。 | ||
域名名稱 |
1 |
網站域名是否規范,網站名稱是否規范且在頭部標識區域顯著展示網站全稱。 | |
網站標識 |
1 |
底部功能區至少要列明黨政機關網站標識、網站標識碼、網站主辦單位及聯系方式、ICP備案編號、公安機關備案標識和站點地圖等內容。 | |
網頁標簽 |
1 |
網頁頁面是否有網站標簽;內容頁面是否有站點標簽或內容標簽;欄目頁面是否有站點標簽或欄目標簽。 | |
網站更新情況 |
1 |
網站首頁和各欄目的更新維護情況,是否存在空白欄目、長期不更新情況。 | |
鏈接可用性 |
1 |
網站上的鏈接(包括圖片、附件、外部鏈接等)是否存在不可訪問的情況以及出現不可訪問情況次數。 | |
網站兼容性 |
1 |
是否與主流瀏覽器兼容,網站在各瀏覽器中是否正常顯示頁面內容。 | |
網絡安全 |
1 |
政府網站在主機風險控制、網站漏洞防護等方面的安全控制情況,是否因出現安全、泄密等嚴重問題被相關主管部門通報整改或被重點媒體曝光。 | |
適老化無障礙功能 |
1 |
是否完成適老化無障礙功能改造,使其更便于老年人和特殊群體獲取信息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