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權重
|
評 分 細 則
|
|
政務公開指數(16)
|
法定主動公開
|
12
|
1.動態要聞,是否建設政務動態類欄目,以及是否根據新聞重要程度結合下屬部門進行分類展現,發布本級政務要聞、通知公告、工作動態等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信息,主要包括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決策信息等,并考察新聞動態類欄目的信息更新情況。準確轉載上級政府網站發布的重要信息。 |
| 2.網站主動公開:領導信息、機構職能、規劃計劃、統計信息、行政許可和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依據、條件、程序以及辦理結果)、處罰強制(依據、條件、程序以及處罰決定)、財政資金信息(財政預算、決算信息)、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采購、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建議提案等信息。 | |||
| 3.權責清單,主要考核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是否對應一致,權力清單是否公布事項的項目編碼、審批部門、項目名稱、設定依據、審批對象以及服務指南等信息。 | |||
| 4.重點業務信息公開,國務院(國辦)歷年政務公開文件要求中涉及本部門的重點業務信息公開內容,主要考核欄目開設、信息發布規范性和及時性。 | |||
| 5.2023年信息公開年報、2023年政府網站年度報表,依申請公開渠道、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是否具備信息檢索、查閱、下載等功能;依申請公開渠道包括表格下載或在線填寫,在線申報,在線查詢的功能。 | |||
|
數據發布
|
2
|
1.數據發布專欄建設及更新維護情況,按照主題、部門等維度對數據進行科學合理分類,并通過圖表圖解、地圖等可視化方式展現和解讀; | |
| 2.數據查詢功能的提供情況,是否可按數據項、時間周期等進行檢索,動態生成數據圖表,并提供下載功能。 | |||
|
政策文件庫
|
2
|
1.建立統一政策文件庫,是否建立分級分類、集中統一、共建共享的政策文件庫,是否建立健全動態更新工作機制。 | |
|
政策發布與解讀指數(5)
|
政策解讀
|
3
|
1.是否開設相應的政策解讀欄目,且解讀更新及時。 |
| 2.政策解讀質量,是否通過新聞發布會、圖表圖解、音視頻或動漫等形式進行解讀,通過發布各種形式的解讀、評論、專訪,詳細介紹政策的背景依據、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和解決的問題等。 | |||
| 3.政策解讀比例,考核網站已發布的本單位印發的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策文件被解讀的文件比例。 | |||
| 4.解讀關聯,考核網站是否做好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的相互關聯,在政策文件頁面提供解讀材料頁面入口,在解讀材料頁面關聯政策文件有關內容。 | |||
|
政策問答庫
|
2
|
重點考察政策問答庫建設情況,是否圍繞各類高頻政策咨詢事項,以視頻、圖解、文字等形式予以解答,形成政策問答庫并不斷豐富完善。 | |
|
辦事服務指數(22)
|
服務覆蓋度
|
8
|
是否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統一的辦事服務入口,對辦事服務事項集中分類展示;統計本部門為服務對象提供的辦事事項數量,形成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編制并發布網站在線服務資源清單,并提供網上服務。 |
|
服務一體化
|
10
|
1.提供在線注冊功能,并在注冊登錄完成后提供在線辦事功能。 | |
| 2.針對本部門辦事事項提供完整規范的辦事指南(包括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地點、辦理機構、收費標準、辦理時間、聯系電話、辦理流程);明確需提交材料的名稱、依據、格式、份數、簽名簽章等要求,并提供規范的申請表格、填寫說明和示范文本,確保內容準確,并與線下保持一致。 | |||
| 3.展示每一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理程度,能全程在線辦理的要集中突出展現。綜合提供在線預約、在線申報、在線咨詢、在線查詢以及電子監察、公眾評價等功能,實現網站統一受理、統一記錄、統一反饋,并公開辦事統計數據。 | |||
| 4.涉及到的政策文件依據準確關聯至本網站政策文件庫,熱門事項建設常用問題庫。 | |||
|
服務人性化
|
4
|
1.辦事服務對象化;2.服務導航是否清晰;3.是否有熱門事項排名專欄;4.針對重要事項進行資源整合,提供專題或集成服務;5.是否建設在線智能導辦幫辦。 | |
|
政民互動指數(20)
|
互動交流平臺化
|
4
|
1.互動交流平臺建設情況。是否建設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是否實現統一注冊登錄和信息提交功能。 |
|
3
|
2.平臺是否提供領導信箱、留言評論、在線訪談、征集調查、咨詢投訴、即時通訊和智能問答等功能,重點考察互動交流渠道種類、界面友好、操作說明、可用性和功能便捷情況。 | ||
|
互動渠道使用率
|
5
|
2024年度對用戶通過網站參與征集調查、咨詢投訴、在線訪談、留言評論等渠道參與互動的公開情況,重點考察咨詢投訴的回復數量(答復量、時效性)、在線訪談(訪談數量、內容質量)、征集調查(發起征集調查數量、內容質量)。以及是否及時公開留言受理答復的統計數據等情況。 | |
|
互動交流質量
|
5
|
是否在5個工作日內收到網上答復意見;答復內容是否有推諉、敷衍等現象。 | |
|
政務知識庫
|
3
|
是否建設政務智能知識庫,能夠實時自動更新數據和信息,確保知識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 |
|
智能化應用指數(16)
|
智能客服
|
8
|
是否建設智能智慧的智能客服(問答)機器人,具備熱點問題展示、智能推薦、智能引導、復雜意圖理解、聚合輸出、錯別字識別、拼音識別、敏感詞識別等功能,考核理解智慧度和問答準確度。 |
|
智能搜索
|
2
|
智能搜索,具備關鍵詞、模糊搜索、拼音搜索、錯別字搜索功能,聚合相關信息和服務功能,針對熱點知識推出集成化搜索展示(包括政策格式化、數據可視化、人物機構名片化),并推出智能關聯搜索知識點,實現“搜索即服務”,能夠在搜索結果第一頁找到搜索內容。 | |
|
智能推薦
|
2
|
智能推薦,通過訪問行為、閱讀歷史、智能定位、內容特征信息等,提供個性化的推薦,以及智能推送和訂閱等服務。 | |
|
知識圖譜
|
2
|
利用知識圖譜技術,實現多維度數據融通,通過對各類數據的清洗、實體鏈接、多維分類、標簽化處理,實現資源匯聚和有機關聯,智能化輸出展示內容。 | |
|
其它智能化創新案例
|
2
|
其它智能化創新應用,例如:用戶中心、數字人、網站AI導游、政策智能跟隨等。 | |
|
網絡影響指數(10)
|
互聯網傳播力
|
2
|
是否與公共搜索合作提升政府網站影響力和權威性,包括官網認證、結果精準度等,降低假冒網站被搜索概率。 |
|
1
|
各大搜索引擎對政府網站信息的收錄條目數。 | ||
|
2
|
網站訪問以及在各搜索引擎中排名情況。 | ||
|
2
|
網站品牌塑造,重點對政府網站的形象、logo、品牌等多維度的塑造。 | ||
|
用戶群體影響力
|
2
|
網站是否開設多種語言版本以及國際用戶群體訪問網站量情況。 | |
|
1
|
網站用戶訪問量以及用戶單次瀏覽網站時長情況。 | ||
|
網站管理指數(11)
|
移動化服務
|
1
|
主要考核是否開通微博、微信、頭條號、短視頻等新媒體,并與政府網站實現信息和服務聯動,可便捷獲取新媒體服務,成為回應社會關切和提供政務服務的必要渠道,多渠道傳播政府網站的聲音。 |
|
1
|
網站是否建設APP客戶端,是否與網站實現信息和服務聯動,提高移動化服務水平。 | ||
|
域名名稱
|
1
|
網站域名是否規范,網站名稱是否規范且在頭部標識區域顯著展示網站全稱。 | |
|
網站標識
|
1
|
底部功能區至少要列明黨政機關網站標識、“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入口、網站標識碼、網站主辦單位及聯系方式、ICP備案編號、公安機關備案標識和站點地圖等內容。 | |
|
網頁標簽
|
1
|
網頁頁面是否有網站標簽;內容頁面是否有站點標簽或內容標簽;欄目頁面是否有站點標簽或欄目標簽。 | |
|
網站更新情況
|
1
|
網站首頁和各欄目的更新維護情況,是否存在空白欄目、長期不更新情況。 | |
|
鏈接可用性
|
1
|
網站上的鏈接(包括圖片、附件、外部鏈接等)是否存在不可訪問的情況以及出現不可訪問情況次數。 | |
|
一號登錄
|
1
|
注冊用戶在各個功能板塊(網上信訪、紀檢舉報等專門渠道除外)是否可以一號登錄。 | |
|
網站兼容性
|
1
|
是否與主流瀏覽器兼容,網站在各瀏覽器中是否正常顯示頁面內容。 | |
|
網絡安全
|
1
|
政府網站在主機風險控制、網站漏洞防護等方面的安全控制情況,是否因出現安全、泄密等嚴重問題被相關主管部門通報整改或被重點媒體曝光。 | |
|
適老化無障礙功能
|
1
|
是否完成適老化無障礙功能改造,使其更便于老年人和特殊群體獲取信息和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