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大學生離開校園,紛紛踏入社會的季節,伴隨著離別的苦楚,更有對未來的惆悵,“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許多大學生紛紛選擇進行互聯網創業,試圖規避就業的風險,互聯網創業真的是緩解大學生就業的一劑良藥嗎?
創業vs就業
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需要創業者運營、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就業是指在法定年齡內的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愿望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進行的活動。簡單的說,創業是找人給自己打工,就業是給別人打工。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可以通過就業積累經驗,為日后的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大學生自我認識不足。“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剛畢業的大學生眼高手低,一心想要掙得高工資,沒有想過,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與獲得的報酬相匹配。自身的職業素養不夠,不愿意從基層做起,造成了就業難的現狀。
二、大學擴招嚴重。擴招之后的大學生的含金量明顯降低,許多學校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顧自身能力,胡亂開設專業,學生在課堂幾乎學不到相關的經驗,使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
三、企業的勞動成本升高。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普遍上漲,企業的運營成本明顯增加,不愿花錢招人培養,招的大部分都是有經驗的,能夠為企業直接創造價值的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顯然不具備直接上崗的能力,所以就造成了兩頭難的困境。
互聯網創業需要具備的條件
一、資金。在初步創業時期需要必要的資金,至少這筆錢是可以讓你的項目走向一定的軌道,如果你的錢不足以支持必要的發展,那最好不要創業,否則只能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二、經驗。據統計,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中80%的創業者的創業年齡是小于30歲的,當然還有一個數據是90%的大學生創業者會失敗,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失敗率可能會是99%。因此,進行互聯網創業更多的是考驗創業者對未來無法預測事物的敏感度和判斷力,是需要適當的工作經驗,從而增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三、心態。創業不是三兩天就能成功的事情,它需要用心去經營。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最難的就是心態的平和。堅持未必勝利,但是放棄一定失敗。所以在創業過程中心態起到重要的作用。
互聯網創業的幾大方向
技能分享
擁有平面設計、裝修設計、營銷策劃等專業技能的大學生,可以試著在類似時間財富網這樣的服務眾包平臺開店接單,通過不斷地做任務,積累經驗和人脈,從而為進一步進行互聯網創業打下夯實基礎。通過互聯網實現技能分享已有快10年的路程,不過許多大學生都不知道有這樣的渠道,大學生們不妨多多做技能分享,以便在互聯網上走出自己的一條專業化道路。
知識分享
以分答為代表的付費問答形式,正在互聯網中火爆開展。大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給網友解答專業性的問題。通過提問或者回答的方式,賺得財富。這個的門檻相對較低,只要你有才能,就能有所收獲。當然作為大學生而言,在這樣的平臺上,可以找到相關的專家給自己指導創業,也算是走了一條捷徑。
電商
做電商需要有穩定的貨源,高效的運營能力。如果之前有一定運營能力的大學生可以嘗試做電商。如今電商早已過了野蠻生長期,逐漸在成熟化、規范化發展,因此,若想分的一杯羹,必須有較強的市場洞察力和專業的運營力,這對大學生的專業素養的要求就比較高。
結語: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這與學校政策、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ヂ摼W是創業熱點,眾多資本正在蜂擁而上。然而大學生想要進行互聯網創業并非易事。就目前形勢來講,互聯網創業對于經驗不足的大學生來講,是砒霜而不是蜜糖。作為大學生要對自身有清醒的認識,從客觀的角度出發選擇就業或者是創業之路,切不可盲目為之。